1,尿酸继续控制1年,降到360以下,体重降到73KG以下!
2,国内旅游两次。
3,SD学习技能。
4,大模型研究。
5,读完统计学。
6,文学作品:15本 完成
7,15篇格式不限的文章。
8,语言:日语3级或者其他语言1级。
9:P进数与拓扑学 。
10:网易公开课2门。
1,尿酸继续控制1年,降到360以下,体重降到73KG以下!
2,国内旅游两次。
3,SD学习技能。
4,大模型研究。
5,读完统计学。
6,文学作品:15本 完成
7,15篇格式不限的文章。
8,语言:日语3级或者其他语言1级。
9:P进数与拓扑学 。
10:网易公开课2门。
4月9日出发,4月21日回深圳,全程4500公里。悲欢离合,自不必说。记录过程吧。
D1:清远 新银盏温泉 云天波霸
D2:桂林丽枫酒店 下雨
D3:都匀桥城酒店 石板街
D4:晴隆尚客优品酒店
D5/D6 :昆明新纪元大酒店 昆明古城
D7:元江栖霞山温泉花园酒店
D8/D9:西双版纳晟朗酒店 晨听公园 中科院植物园 星光夜市
D10:文山县宜尚酒店
D11:钦州湾白玉兰酒店
D12:阳江平舟海景酒店 大角湾 南海一号
在我自学编程生涯的30年里,我走了许多的弯路,尽管现在还是不太会编程,但回想自己走过的弯路,发现其他的程序员们依然要走的,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,有许多的路是一定要走的。
所以,我想把这条路记录下来,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。每个人对编程的理解不一样,我的弯路别人不一定是弯路,当成趣事来看吧。
20多年前,我编程就好像吃快餐一样,基本上看人家代码这样写的,我就这样去做,不会去理解为什么。所以,最近才理解为什么网络通信的代码要这样去写,这就是序列化和反序列化。
我要与其他的主机通信,微软有一个WCF模型,以前我学习了一下,但应用不多,所以没有深入。最近开始学习rabbitmq,想采用微服务的模式来改造我的软件体系,把大量的功能都抽象成一个一个的微服务,这样我就不用每个程序都要去写基础的东西。(现代的云服务也查不多是这个意思。)
我很怕网络交互的开发,但微服务就是拆分,你就得与网络上的主机打交道,所以怕归怕,你还是得做。于是,我恐惧的字节变换就出现了。
1,经济学就是人性学,政治学是反人性学。
2,概念是什么?AI没有总结出概念,会不会是因为其有另外的表达方式?
3,把AI放到一个远离人类的环境里,它会如何生存呢?因为到目前为止,它所有学到的数据都是人类给的,如果它找到自己下学习方法,世界会如何改变?
这两个月上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研读韩旭的《无解的方程》,所以当图书到期的时候,我又续借了一个月。
韩旭的这本书写得很好,记得去年读到一本“烧掉数学书”也觉得不错,原来数学这个对大众来说比较枯燥的课题也能写得这般有趣,很是感激这些大佬们。
从无解的方程里我学到了一些东西,可以扫掉了“类域论”中不解的地方,详细记录如下:
1,明白了群同构和环同构定律。最重要的是等价类,这种延续思想。
2,了解了理想,真理想,和生成元。
3,实数的完备性。
4,了解了域扩张,期待下次能够看看是否可以学习到瑞塔函数的扩张,然后能看看黎曼函数的有趣之处。
我就好像一个乡下的小孩,在这宫殿里转来转去,到处都是可以游玩的地方,数学这个迷宫真的太好玩了!!!
看完米泽穗信的轮回,觉得有点意思,就到网上搜索一番,结果是没有搜索到任何相关内容。
书已经放到车上,准备归还,但是心里总是有点事情,还是要搞清楚才行。于是我还是要看看,这个玉菜姬到底是谁?
这本书写得好不好,我不知道,觉得平常,平凡,普通;这是第一感觉。只是人生不就是这样的吗?无可奈何一般,但仍然要继续走下去。妈妈对着遥遥说她也要努力地挣钱养家的时候,我觉得这本书是真实的残酷,残酷的真实。
这就是我想要查找的地方,也许就是作者的风格吧?。
我都在干些什么呢?
人类的奇幻,在于自己看过的书,其实自己不知道,至少单看书名是不知道的;读到中部,发现似曾相识;到达高潮的时候已经肯定,这本书我看过!漫长的告别是这样的,奇异而美丽的忧伤也是这样的,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是如此。我倒是知道,三个火枪手我没有看过,但我却没有借来看看,为什么?
奇异、美丽、哀伤、告别、漫长、孤独、这些词汇就是组成我爱看的内容,大数据分析的话,应该是这样的吧。透过这些字眼的,是不屈不挠,倔强地生存,过好自己的每一天的信念吧。
一个家族,4代人,短短地一本书就浓缩了进去。美国人,其实世界上的人类,大抵都是这样的,如果去除掉奇异和魔幻的部分,书就剩下4分子1了,就变成了人类的迁移史。人类从非洲出来,与自然斗争,在自然的庇护下生存繁衍;有的分支消失,有的继续寻找自己的家园;过程中间产生了人类的情感:爱。这本书告诉大家:爱使人变傻!莫非爱也使人类繁衍?
伊米莲这个人物才是本书的核心吧?艾娃只是配角。
主角的编年史。
在图书馆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,有点犹豫,好像看过,但又好像没有,怎么办?我迟疑一下,还是取了下来。这种事情很普遍了,时常发生,即使是我看过的书,我也不知道结局,尤其是东野的书。
漫长的告别,看完以后,总觉得意犹未尽。书是好书啊,其他人怎么评价的?
啊啊啊,这本书原来是村上先生极力推荐的书啊!我说怎么在我的大脑里有印象呢。我被我的潜意识打败了。
尤利西斯在我的书桌上摆了一个多月,临近快要归还的时候,我才能读他。这不是小说,应该叫做文学作品一类的书。这种书不是我这样的人能读的,因为我读书是为了了解一段经历,增加一些趣事,扩大我的知识面,钦佩那些数学家或者艺术家的艰辛;或者是为了让作者带我去经受一段传奇。但我还是挺喜欢文学作品的,因为唐诗宋词,具有凝练、浓缩、但又能直达胸臆。
只是这厚厚的书,怎么读呢?囫囵吞枣吧,就算我看过,只是我绝对不会对人说我看过,任何时候都不。好比我到了拉萨,在布达拉宫前的广场上,静静地看着她,终于还是没有进去,无论她的里面大小,繁华还是清净。欺骗一下自己,就算翻完尤利西斯吧。
前天是立秋,秋风萧杀,却也未见。
第一次带可娃在早上6点半出发到大梅沙游泳,太阳刚刚好,人开始也不多,车能停,一切都好。
可娃怕海水,只是喜欢在沙滩结合部玩,不敢到海水的中央去。其实他是对的,我发现海水还是比较厉害,以至于后来我得意地让他与我在海水上漂浮,结果被一个浪打得他滚入海中,还好水浅,我一把抓住他,心里狂呼万幸。后来可娃就更加怕海水了,见到他妈要下海也担心,不让可妈入海。儿子不管危险,一定要强拉妈妈上岸的情景,我都深深地佩服!
后来陪着他在沙滩边上戏沙,他也挺开心的。回到家中,与之沟通,他说:我还是有点怕海;等我六岁的时候就不怕了。不用六岁吧,5岁就好了。爸爸,我还是有点怕。不怕,爸爸保护你。说这句话的时候,我还是有点愧疚之感的。
立秋日,还是父亲的生日。按照传统,昨天晚上与父亲母亲视频,发现父亲精神不错,妈妈的身体也挺好的;不过,可娃开始调皮捣蛋了,不喜欢同爷爷奶奶讲话了。
重庆还是特别的热,41度,两位老人家在家中与弟弟弟媳一道庆贺生日,不亦乐乎。可以理解人老后,想儿孙绕膝的感觉是怎样的了。
期盼疫情消停,俺也回家看看。。。
可娃从迷恋小猪佩奇到快乐小飞侠,现在该到帮帮龙了。
我不知道帮帮龙还有很多种,用可娃的话来说,就是要恐龙的那种。他的手里多了五个恐龙,波奇,韦斯,汤姆,大诺,洛奇。同我一起玩的时候,他会主动地把波奇和大诺给我,组成一对,与他的三只恐龙大战。
我们举起恐龙,飞跃在太空中,一般情况下,他会马上击落我的恐龙,应该是狠狠地击落,我需要痛苦地叫上一声,看着他勇猛的样子,屁颠屁颠地帮我把恐龙捡起来,令人开心。
一日,下班回到家中,发现桌子上摆了一排的小猪佩奇,整整齐齐的,我纳闷,难道可娃又要开始玩佩奇了?
临近睡觉的时候,可妈得意地告诉我一件事情:可娃觉得无聊了,要同妈妈玩帮帮龙的游戏,于是可妈与他玩起来,谁知道可娃也狠狠地击落了她的帮帮龙,还差点误伤她的靓靓手。可妈灵机一动,说这个不好玩,不如玩点别的。
玩什么呢?可娃问。
就玩测核酸吧。可妈说。
好吧。于是他们就拿出佩奇系列小动物,排成长队,玩起测核酸来。
不用说,可娃觉得很不错;可妈也觉得很好。
双赢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