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给小芝留下的深刻印象应该是烤鸭吧,她叫我一定要带只烤鸭回家。
当我同芝妈电话聊天,谈到北京的生活水平比深圳低,公交车4毛钱就够了,只听到一旁的叫声传来,充满了不相信:“什么?北京的烤鸭长毛吗?”
把芝爸芝妈笑翻了。
芝芝日志
北京上班高峰期,地铁内人多自是不必细说。多久没有享受这种待遇,只好用可以移动的脖子,四处看看。
但是,一圈下来,实是没有什么风景,因为还是冬季,地铁里的人群都是黑色与厚重并举,殷红与青春痘齐飞。
于是,我只好认认路,一看,还是路名有意思,基本上中国千百年来的有关地名都浓缩在这里了,让我家的小学生也长长见识。
桥:安河桥;
门:北宫门、西直门、宣武门、角门;
亭:陶然亭;
口:菜市口、新街口;
堡:马家堡;
村:魏公村、中关村;
里:平安里;
胡同:灵境胡同;
馆:国家图书馆;
园:圆明园;
苑:西苑。
晚上,趁着北京没有下雨,到了伟大的天安门前走了一圈,人很多,我怕小偷,只好拍了几张月亮,匆匆离开。以后,带上小学生,到天安门前再走走吧。
累了,回宾馆休息,看看小妹写的博客,也是一件高兴的事。
“小芝,背坐直。”
“头又低下去了。”
“你干什么啊,注意坐姿。”
终于,小芝受不了了,哭了出来。
无法,我只好说:“你不要我说的话,那你以后成了近视眼别来责怪爸爸妈妈就好了。”
“你太凶了,你就不能好好地说吗?”
“可是你总是不听啊?我都说了那么多次了。要不,我前两次不凶,第三次凶一点好吧。”
“什么啊,你每次都很凶。”
“好吧,我向你道歉,但是你也得注意吧,要是以后成了近视眼,驼背,那可怎么办啊?”
“我不理你了。”
“反正我也要出差一段时间,正好你不用理我。”
芝妈说:“瞧你们这对赌气的父女俩。”
妈妈,我是我们班的体育明星。
是吗?谁说的?
一个男同学。
为什么?
因为我们爬杆,就我能爬上去。
啊,就没有其他同学能爬上去吗?
是啊,一根杆,我爬啊爬啊就爬上去了,其他的同学都没有办法,只有一个男同学和女同学能稍微爬一下,但是也爬不上去。
你真了不起。
清晨,因昨日看球赛的原因,7点15分芝妈才叫醒芝爸。
匆匆,刷牙洗脸。然后看小芝也在起床中,打声招呼:“Hello,Hello.”
小芝嘀咕道:“爸爸太无聊了,大清早的,就会说:hello,hello.就像青蛙一样,只会叫呱呱。”
真叫人心凉啊。
家中摆着一个画架,小芝想起来表达一下心情就表达一下。
这幅图片就是描绘小芝给芝爸倒水喝,当然是老师的布置作业。
这幅图片就很有意思了:画面上的小女孩的脚伤了,有一个“羊羊”很伤心,这还不算,天上的白云也在伤心着。注意,在脚的地方,还有眼泪在飞...
小芝想要弟弟的想法非常强烈,只是芝爸芝妈也无能为力,她只好给自己找了一个弟弟:喜羊羊。
她每天抱着她的“弟弟”睡觉,给他讲故事,给他盖被子,还不时唱点催眠曲之类的给弟弟听,羡慕得芝爸直流口水,巴不得自己就是那只羊。
有时候,小芝抱着她的弟弟到芝爸旁边,特许芝爸抱抱他的“儿子”,只是芝爸总是把这支羊认成“美羊羊”,把小芝弄得大笑不已。一而再,再而三,小芝就反抗了:“你再叫错我的弟弟,我就打你的手。”本来还好,这一强制,芝爸的错误时刻就更多了。
昨天晚上,芝妈在给小芝讲故事,芝爸不知趣地凑了过去,看到芝弟,抱过来,脱口而出:“可爱的美羊羊...”。话还没有说完,小芝叫道:“手伸出来。”又错了!
小芝叹了口气,说:“爸爸,你看好了,我是美羊羊,他是喜羊羊!”
英语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,要求孩子们用A4的纸来表达一下2010上海世博会。
尽管我对这个号称展示世界文明的东西不是很感冒,但是为了小芝,也得陪着她做。周六我请小芝进行设计,她马上选择了一个主题:马来西亚馆,因为她去过马来西亚,所以展示的内容有意义。我当然支持她,上网搜索了一番,好不容易找到三张马来西亚的图片,自是欢呼雀跃。
我问小芝,这三张图片应该如何布置呢?她想了想,拿出一个方案:两张图片放在上面,一张放在下面,然后写点字,画点什么在上面,搞定。
于是,接上打印机,彩打出三张图片,然后找了一张绿色的A3纸,放在正中,剪裁图片,粘贴,划线,写英文,小芝都做得一丝不苟。
最后,小芝问:爸爸,这是多大的纸啊?
A3啊。
啊?太大了,老师要求是A4的。
可是,我们都做完了,还要改吗?我嘀咕着。
芝妈欣赏了小芝的作品,也觉得不错,说:上次我见你们班的同学用A3的,还展览出来了,放在很醒目的位置,你这个这么漂亮,应该没有问题。
周一,下班后,兴奋地问小芝,老师有没有夸奖啊?
没有啊,老师说要A4的纸才行,不然没有办法布置。
啊...这样啊,那不是要返工。
是啊,爸爸,你说说应该怎么办?
这是一个小画家,她画了她当时的心情。
在她的画上,有一个床,代表卧室,有一个怒气冲冲的人,代表爸爸,还有一个温柔的女人,代表妈妈。画面上,爸爸动手推着妈妈,然后在画的下面有一颗破碎的心。
画完,小芝叫我去看看,我不去,芝妈也过来要我去欣赏画作,盛情之下,不好推却,只好过去欣赏我家的“毕加索”大师的画作:爸爸生气了。
昨天是元宵节,这个闹却不是闹元宵的闹,而是哭闹的闹。
话说小芝吃完晚饭,肚子上的小西瓜又成熟了,她满意地摸摸自己的西瓜,说坚决不吃水果了。我见我买回家的桔子无人友情帮吃,只好自己津津有味地消耗起来。
小芝一见,拿起一个,放下,又拿起,再放下。转头问:这个好吃吗?我点点头。
她剥了一个,放在嘴里,与我看起喜羊羊来,看到精彩之处,还给我讲讲马上就要发生的事情。突然,她说吃了一个核,卡在脖子里了。我不以为然:又不是吃鱼,吃桔子有什么可担心的。
她可有点担心,想吐出来,但是又没有办法,总是说:“哎呀,我卡住了,我卡住了。”
芝妈告诉她多喝水,她喝了很多,没有效果:“卡住了,怎么办啊?爸爸,哼,你的桔子害了我!”
芝妈想转移她的注意力,与她谈其他的事,但每隔一会儿,她又会说:“难受啊,卡住了。”
我奇怪,一个小小的桔子核能卡住喉咙?是不是咽炎,喉咙痒的缘故啊?
冲凉的时候,小芝开始了哭泣,说卡住了,卡住了,不停的说,还说吃了一个桔子核,要生病了。
大家都劝她说吃一个桔子核没有问题的,不用担心,可是没有用,该闹还是要闹。
我拿起一个桔子,剥开,挤出两颗核,问:“你是不是害怕核吃了不消化?”她点点头。